暑去凉来,秋风渐起,带走了空气中的湿度,也带来了瑟瑟的寒意。这几天,王女士倍感苦恼,她出门被风一吹,眼泪就会不自觉地流下来,而且是泪如泉涌,止也止不住……
人会因为悲伤而流泪,但风一吹为何也会流泪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泪道专科副主任医师汤淳介绍,这是秋冬季节高发的“迎风流泪”现象,也是门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
汤医师介绍,原来我们眼睛里有一个“下水道”——泪道,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泪道是人眼泪液的正常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引流泪液入鼻腔。但是一到秋冬季节,因为冷风刺激,眼睛会反射性分泌更多的眼泪;另一方面,负责“排泄”眼泪的通道——泪道会遇冷收缩。泪水多了、通道窄了,结果就是泪液来不及从原来的泪道排走,多出来的部分只好“夺眶而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相关肌肉群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更容易出现“迎风流泪”。
汤医生提醒说,医学上,流泪可分为流泪和溢泪两类。流泪是当眼睛发炎、受伤、进异物、倒睫毛、情绪波动等情形刺激泪水过多产生;溢泪是由于眼睛的泪道阻塞、狭窄、发炎肿胀等,导致眼泪无法正常排出,只能从眼睛表面溢出。经诊断,像王女士是因为泪道受阻,患了泪囊炎。
如果泪道堵塞,就会引起眼睛流泪、视力模糊,还会出现眼屎增多、溢脓症状、泪囊部的皮肤红肿、胀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眼部感染。而患者由于不断擦拭眼泪水,很容易造成下泪小点和下眼睑外翻,面部十分难看,给患者心理带来压力,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泪道的畅通?当其堵塞时,又需要如何治疗呢?
医院门诊,泪道冲洗是最常用的方法。泪道冲洗不仅可以大致明确泪道阻塞的位置,还能判断出泪小管异常、鼻泪管异常等病因。不过,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患者按要求积极配合,比如头不能动,眼睛不能紧闭,不要用手推搡医生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是诊断手段,而非治疗手段。
由于药物无法改变泪道阻塞或狭窄的解剖结构,因而泪道疾病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既往传统的泪道手术方式需从皮肤切开并咬取眶骨,损伤较大,一般只用于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病人。微创手术是该疾病如今的主流术式,可采用经鼻或经泪道内窥镜手术,皮肤表面无创口,且损伤极小。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自年1月起率先在上海市开展微创综合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迄今为止已为数万名患者免去了“一刀之苦”。目前中心开展的主要是经泪道内窥镜手术联合激光、置管的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对周围组织损伤小,而且对面容没有影响。相比经鼻手术方式,微创具有无需全身麻醉、手术时间短、损伤更小恢复更快、出血相对更少、对年龄、全身情况耐受性更好等优点。
需要提醒的是,从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面容改变,这是泪道病变的三部曲。病情拖得越久,后期的治疗效果就越差。建议有泪道疾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猜你喜欢
原标题:《“迎风流泪”是病吗?医院用这种方法可免“一刀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