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这个词流传已经很久了,最初是指一些成年人的心理极度敏感,经不起一点挫折和失败;但是这个词却并不适用于孩子。
因为每个孩子从小的时候对外界都是十分敏感的,而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又不像大人那么多,所以“哭”是孩子的常态。
孩子动不动就哭,不是玻璃心。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有46%的儿童,心理较平常孩子要敏感许多;调查发现是因为父母有2点没做好,导致孩子情绪起伏较大。
1.孩子得不到肯定,幸福感缺失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当孩子有些事情做的不完美时,就会表现自己的失望与不满,甚至去指责孩子。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孩子已经承受过一次打击了;这种情绪孩子还没有消化掉,父母在进行批评只会雪上加霜,导致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妈妈不爱我了”心理产生不安。
为了得到更多“宠爱”,孩子就会对外物格外的敏感;面对别人的言论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受到贬低,也不敢去尝试去改变。被不安包围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靠哭来发泄。
这样的孩子会把目光集中在身上的缺点,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2.家长缺乏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都太过极端,鼓励孩子都鼓励不到根上,引导孩子更是一窍不通。
很多父母都会要求孩子各科各业都完成的很完美,各种补习班更是层出不穷的报,最后轻飘飘的一句:“我对你的要求不高,顺顺利利考上大学就好。”
这种我什么都没说,但是做的一点都不差的父母,父母对学业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