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泰安10月11日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泰安市“爱在重阳孝传万家”万人签名暨泰安市“最美家庭”故事巡讲活动启动,为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我们将走近这些敬亲孝亲典范人物,分享她们的温情故事,倾听她们的心路历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周菊的故事。
02:12
说起周菊,很多人都不陌生。她是泰安市泰山区十二届*协委员、泰安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泰安市周菊形象公园总经理,更是孝亲爱亲的典范。
周菊出生在一个特殊家庭。自她记事起父亲就一直体弱多病,母亲患有先天残疾,哥哥患有大脑炎后遗症。人穷志不短,家庭的磨难造就了她不服输的个性。为了替家里分担生活压力,读完初中后,周菊辍学步入了社会。
“我在建筑工地打过零工,在山东矿业学院做过临时工。但微薄的工资,对这个病残之家实在是杯水车薪。为补贴家用,我在矿院东门经营起一个不足8平方的美发店,白天理发,夜晚在总机值班,夏天还抽空卖冰糕……”对于当时的情景,周菊依然历历在目。
在追梦的年纪,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尽管有时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想到一家人的温饱有了着落,周菊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家人的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周菊的父亲又被确诊为胃癌。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打在周菊身上,她一时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树立起的生活信念似乎瞬间被击得粉碎……等回过神儿来,周菊再次选择直面现实。
“有病得治,日子得过!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先救命啊!”周菊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卖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然而,父亲的病却不见好转,医生无奈劝她办理出院手续。
“我满怀沉重的心情借来地排车,拉着骨瘦如柴的父亲回家……”说到这里,周菊潸然泪下。
那段时间,家人一日三餐需要她,病重的父亲需要她,那二亩责任田也需要她。里里外外没黑没白的奔波,可再苦再难周菊从不唉声叹气。她竭尽全力照顾着家庭和生意,维系着全家人的生计,也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让家人,要让更多有着同样遭遇的家庭享受到健康的生活。
年,周菊的父亲去世了。茫然四顾,家里除了老母亲、哥哥、嫂嫂三个残疾人和年幼的侄女,还有一屁股债……一家人生存的担子,别无选择地落在周菊的肩上,她成了别人眼中的“拼命三郎”。
为尽快站稳脚跟,周菊利用业余时间,报考了职业医护函授班,取得了中专毕业证书;她不断到北京、上海、医院、专业机构,拜名师学习技艺和医学美容前沿技术,并在全国美容美发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四项全能”冠*。
慕名前来的客人越来越多,门店也扩大到多平方,年周菊组建了公司,以此为平台,先后安置下岗失业女性多人,常年带薪培训0多人,其中20多人有了自己的门店或公司。
家人永远是周菊最深的牵挂。她一边为事业打拼,一边为家人操持着。
“正常的头疼脑热好应付,最让人有劲儿使不上的是智力缺陷的哥嫂有病不会表达!”周菊说,“嫂子患有哮踹和顽固性胃溃疡,不舒服时就不吃不喝,越难受越问不出话来,医院,用调羹一口口喂她吃中药。”
“嫂子虽然不会巧言花语,但知道我疼她,每次打电话说回家,她都先倒上一杯水,笑嘻嘻地在大门外张望着等候,进家后急忙端给我水,不等喝完又加上,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一种亲近。”周菊说道,泪中带笑。
1年秋天,母亲因患泪囊炎做了手术,周菊寸步不离陪护在一旁,母亲住院20多天,她就在床沿上睡了20多夜,出院时瘦了十几斤。
年底,周菊的哥哥又被确诊为脑胶质瘤晚期,当时侄女孕期6个多月,周菊不敢告诉她实情。从入院治疗、请专家手术到术后放化疗,全靠周菊和丈夫操劳。令周菊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哥哥病情稳定,各项指标基本正常,专家也颇感意外。
周菊说,风风雨雨30多年,她和家人是在身边人的关心、帮助、支持下走过来的,她也从周围人身上学会了给予爱、奉献爱。
她经常聘请养生专家举办健康公益讲座,发起公益沙龙多期次;她时常免费发放科普资料和生活用品,受益人群万余人;她还和丈夫组织志愿队伍给老人们献爱心,为贫困村筹集善款改善办学条件,募捐衣服、学习用品、文体设施等近0件(套)。
她曾联合全市十佳孝星,向全社会发出敬老助老倡议,率先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购买保险;她每年出资2万多元走访慰问老人;她响应妇联号召,捐资救助贫困母亲。
“世上有很多东西可以选择,但亲人不能选择!我觉得为亲人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谁都该这样做!”周菊坚定地说道。
闪电新闻记者徐霞泰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