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管“闲事”的我们送别隔壁援鄂医疗队
3月22日华中医院阴
袁晓宁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临时*总支书记、感染管理科副主任
今天一早天气就阴沉沉的,太阳只在一大早羞答答露了个红红的小脸就再也不见。不过相对天气的阴沉,驻地倒是一片喜悦,一起战斗一个月的黑龙江团队终于凯旋了!
还记得一个月前,刚看到一群穿着迷彩服的姑娘小伙兴高采烈地笑着闹着进了酒店、进了餐厅。乔院长敏锐地感觉,这群孩子需要规范化培训,临时决定当天晚上八点为他们组织培训团队。当时特别担心这赶着送上门的培训会不会响应率不高,如果没人来,我这副主委的脸可有点丢不起。
没想到不到八点,姑娘小伙们都陆续到达,最让人惊讶的是,带队的吕院长全程参加,一直在认真听每一个要点、仔细看每一个操作,队员们更是认真,有的队员甚至全程录像,培训本计划1小时,但因为队员们热烈互动,进行了将近2小时,直到听说我有个重要的会议要开,可爱的东北战友才放我离开。
随后的日子,无论在驻地大厅、电梯、餐厅,还是在酒店对面的公园散步,迎面而来的总有不太熟悉的热情面孔兴高采烈地和我打招呼,一声“袁老师好!”更提醒我还有一份责任:国家出台新规范新要求也发给吕院长一份,就餐时发现哪里不太合适就提醒一下,听到队员们有情绪波动会告诉一声,直到今天送别他们上车时,还管了管落地后驻地安全的事。
乔院戏称我们是管“闲事”的人。就是这群管“闲事”的人收到了战友真诚的感谢,吕院长临别时的鞠躬致谢、队员们依依不舍的合影、护士长隔着车窗舍不得放下的手机录像和噙满泪水的双眸……
再见,可爱的战友!再见,欢乐的黑龙江同行!相信我们的坚守一定会迎来最终的胜利,也希望我们再次重逢可以不戴口罩,可以尽情拥抱,可以随心所欲地奔跑歌唱!
祝大家一路平安,顺利完成隔离观察,早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重回我们的岁月静好!
回京的期盼,是我继续奋斗的力量
3月24日华中医院阴
马骏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护士
最近几天,北医三院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撤了下来,在武汉原地休整。看着电视新闻里一批批医疗队从湖北撤离返乡,我们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每个人也憧憬着自己返京的时刻,期盼着能与家人早日相见。
但是,我们仍然要坚守在这里,因为要以我们所在院区为基地,医院尚未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转移至我们病房,医院好早日恢复正常诊疗秩序,为武汉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更好地服务。
作为国家医疗队之一,我们都理解这项决策,为了武汉能早日恢复原貌,我们迅速调整好心态,让我们把回京的期盼化作继续奋斗的力量,让我们来做好收尾工作吧!
今天再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接收了其他病区转来的两名患者。病房的那对老夫妻还没有出院,老奶奶的病情平稳,但老爷爷的病情还不稳定,希望老爷爷能早日康复,他们值得有更长的时间相守。
武汉天气渐热,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里,工作一会儿就汗如雨下,雾气弥漫,我们相互鼓励着,咬牙坚持着,我们一定会继续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我们一定会迎来最后的胜利。
此时武汉的夜晚,迎来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我不禁想起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愿我们的无畏生死,换你们幸福安康
3月26日华中医院小雨
*雷华中医院心外科重症护士
近日疫情逐步好转,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逐渐有了生机。听着窗外的鸟叫声,紧张许久的心也平静了下来。此时,我才想起,是时候向所有关心我的亲朋好友报声安好。
抗击新冠已一月余,一直没有告诉家人我在一线,怕自己堂堂八尺男儿在父母面前掉下眼泪,徒增他们担心。医院工作的十二个年头,这已是自己第四次参与国家重特大事件卫生救治任务。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身处武汉重灾区,我感觉到可能的危险。于是,我立刻收拾行囊,放弃回家看望许久不见且年迈的父母,作为第一批队员,奔赴疫情救治最前线同济中法院区重症ICU病房。
短短的一个月,我见到了最频繁的生离死别。2月15日那天我上白班,中午20床的婆婆离开了,拔掉呼吸机的气管插管,给口腔、鼻子、耳朵塞上纱布和棉球、给遗体消*,用两层床单包裹好,然后推到走廊尽头的电梯口。我们走的很慢,平时几十秒的路程足足走了好几分钟,我们不能让她的身体碰到任何东西,得让她走的顺顺利利,我在心中默念着:“老人家一路走好!”同事们纷纷靠一侧站立默默地鞠躬,简单的仪式庄重而悲伤,这是一场安静的送别,短短三十多米,我感觉走的是那么的漫长,内心五味杂陈。
更多的是体力和心理上的较量。日日工作连轴转,穿上防护服特别消耗体能。每次工作下来汗如雨下,手套里面有滑石粉,闷在里面好几个小时,脱掉后再次消*,手已发白,面部因为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的保护也有久久不能褪去的“徽章”,一天下来,疲惫不堪,时常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医生反复提醒术后必须要吃的口服药,但当我拿起手机医院、科室和同事们满满的关心和关怀,我又充满力量。
最能振奋人心的,始终是一天天好转的患者和他们的微笑。我们负责的病人都是危重症患者,十分考验临床工作经验,这时候十多年的重症监护经验此刻便派上了用场。除了基础的擦脸、更换胃管胶布、床上大小便,我还可以为病人提供专科护理:密闭式吸痰、注射泵药、鼻饲、氧疗……除了护理,我还充当了保洁员、心理治疗师、康复师。
同济中法院区的樱花已绽放枝头,希望早日可以摘下口罩,迎接暖阳,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感受不戴口罩城市喧嚣的烟火气,讲述我们保卫大武汉的故事。
愿疫情过去,善良的人们都能收获平凡、踏实的幸福
3月25日华中医院光谷院区小雨转中雨
医院(医院)主管护师秦艳
今天是我来武汉的第51天,天气逐渐转暖,由于病区特殊,无法使用空调,也不能开窗换气,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开始在病房里放置冰块降温,防护服也由厚款换成了薄款。
穿上防护服,承受着装备的重量,额头、脸颊、耳后被压出很深的印痕,我们依然会坚守。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穿好防护服后,进舱后不适感越来越强烈,第一次有种被束缚的感觉。我努力调整自己,不敢讲太多话,慢慢地缓过来了,开始完成组上的治疗,测血压、测血糖、测脉氧、量体温等等。
现在病房里大多是康复期患者,有一位三十多岁的退伍*人,平时不善言语,入院时胸部CT显示肺功能很差,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稳定了很多。近期医生建议他俯卧位休息,我们还教会他有效咳嗽、缩唇呼吸、呼吸操等简单的肺功能锻炼方法,他都积极配合。现在他聊起天来有时也会滔滔不绝。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命的渴望。
看着患者康复陆陆续续地出院,便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共同抗疫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愿疫情过去,春暖花开,善良的人们,都能收获平凡、踏实的幸福。
我来示范穿脱防护服
3月24医院多云
王淑珍首都医科医院医生
3月19日,经过紧张的培训,熟悉各项工作流程后,我和熊芳大夫进入战备五区工作。在田巍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开区,头一次见证一个科室从无到有的速度,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各家兄弟单位的兄弟姊妹们相互融合。
贴心的主任给大家领物资,满足大家生活需求。大家互相沟通,互相切磋。记得头一个班,流程还没有完全熟悉,我所在的组一下子要出十几个特殊旅客,一起值班的我们六个兄弟姊妹,一人分几个,一会儿就结束所有工作,让我如释重负,感动不已。
然后,我们又帮着另外一个组的大夫办理手续。大家互相帮助,充分体现了,抗疫一线一家人,兄弟姊妹一家亲。
这天下午,病区田巍主任和赵建功主任要求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尤其是穿脱隔离服,大家迅速操练起来。医院的一名医生,先期进入过新冠抗疫一线,我首先给大家演示如何穿脱防护服,能为大家的安全作出一点贡献,我心里无比高兴!
3月里值得纪念的两天
3月20医院晴转多云
医院心脏内科医生
3月15日,医院的30名同医院,作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开始了“拓荒”与“探索”。搬柜子、布置床位、整理病房、领各种物资,上到院长,下到清洁工人,全体出动,从早到晚。团结就是力量,虽然很劳累,但大家的干劲中表达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保医院能够最短时间内真正地进入高效运行状态。
3月16日,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医院经过前期的筹备,终于宣布正式启用。在启动会现场,春风和煦,国歌高扬,医院管理医院领导的鼓励下,现场每一位医护人员心潮澎湃、摩拳擦掌。
“面对新冠肺炎,我郑重宣誓,我将不忘医者施仁初心,牢记救死扶伤使命,坚决听从*中央指挥,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冲锋在前,奋不顾身,不论生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宣誓声响彻了万里晴空,泪花湿润了坚毅的面容。
医院启动会现场
随后,我和队长马序竹,以及张明强、张陈光医师组成一个小分队,和我们一起的还有来自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同事。我们的任务是筛查境外进(返)京人员,筛查疑似病例,治疗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
在工作区里,大家快速接诊、在各位旅客的隔离观察区穿梭。医院外“春回大地,万物萌发”,医院内“夜以继日,灯火通明”,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为北京市民守好大门。
休息的时间里,“八段锦养生操”是我们的锻炼方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