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董昊骞济南报道
一个生命需要多久能创造奇迹?
刚满37+6周的小平安,用了整整天。
出生时仅克的小平安,是目前山东存活的体重最轻、胎龄最小的新生儿。从脆弱如水晶般的超早早产儿,到能够脱离特护病房,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回到温暖的家,小平安用了整整天。
出生时还不足一瓶矿泉水重量的小宝宝,是如何在这天内顽强生存?她又闯过了哪些关卡?
4月28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对话小平安一家和照顾了孩子天的医护人员,讲述目前山东存活的体重最轻、胎龄最小的新生儿被成功救活背后的故事。
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平安
5次怀孕均以流产告终
五次了。
当验孕棒再次出现两条相同颜色的红线,陈女士喜极而泣。
1年前,威海的陈女士再次确认怀孕,这给她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因为此前,结婚7年她已经流产了5次,每次都是自然流产,尤其痛心的是第5次,那个小小的婴孩已经成型,但想尽办法,孩子还是自己掉了下来。
要一个孩子,就自然流掉一个孩子,让这个家庭备受打击,一度以为这辈子可能就和孩子无缘了。
哪曾想,年她再次怀孕!
对于这个小生命的渴望,成为了全家人的头等大事。为了避免出现之前的状况,这次怀孕3个月时,陈女士就做了宫颈口环扎,“把所有希望都倾注在这个新生命上。”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这个世界只剩下一种美好,那一定是孩子带来的。
瘦瘦小小的小平安
第6次迎来的是23周胎膜早破
还没等来新生的喜悦,第6次怀孕的陈女士迎来的却是孕23周胎膜早破。
紧急就医后,医生为她用上了促肺发育和预防脑损伤的药物。但保胎3天后,考虑到保胎风险太大,当地医生告诉他们,如果想尽一切所能保住这个孩子,建医院试试。
就这样,在急救车的陪伴下,夫妻二人当晚来到了山大二院。足见其对这个孩子的渴盼。
在山大二院,初步检查发现,陈女士的感染指标在持续上升。综合考虑种种因素,为了母婴双方的安全,医生决定:不再继续保胎,孩子出生后再继续监护。正在准备待产包的夫妻俩也同意了。
然而,危险骤然而至。
在准备分娩的过程中,陈女士突然脸色发青,身体也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随即被医护人员紧急推到手术室准备救治。
“我们一定尽力,但是孩子不一定能保得住,尽量保大人吧。”医生匆匆交代了病情,就推着陈女士进入了手术室。
进行治疗的小平安
婚后7年的第1次流泪
事实上,在陈女士身体状况不对时,她的爱人仲先生已经满脑混沌。
“什么都听不进去了。”草草点了个头,仲先生就一直在手术室外祈祷,“老天爷,求求可怜可怜我们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医护人员从手术室出来了一次又一次,陈女士的情况都没有好转。
但,转机就出现在瞬间。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仲先生的祈盼。就在医生想给陈女士推麻药时,她的宫颈口竟然开了。
“大人情况也恢复了,挺好的,可以顺产了!”这无疑是仲先生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就像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
事后想想,当时到底有多激动?陈女士说,“这是孩子爸爸婚后7年来第1次流泪。”哪怕到现在,仲先生描述起当天的场景时,说到此处双手不自觉的在胸前往上拖了两下,好像在拖住希望。
孩子被抱出手术室时,陈女士还在手术室,处于昏迷状态,所以仲先生当时只是匆匆看了孩子一眼:小小的,只有巴掌大,头大概也就一个小馒头的大小。“这么小个人儿,是我的孩子。”
巴掌大的小孩出生时不足一瓶矿泉水重
克,不足一瓶矿泉水的重量。
离开了母亲身体的庇护,小平安需要独自面对世界。可她太弱小了,全身脏器尚未发育成熟,就连自主呼吸都还无法做到。
但幸好,有医护人员和她共同抵御种种危险。
“小平安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都在挑战我们的极限,她还没有一瓶矿泉水重。同时因为母亲胎膜早破,还有宫内感染,出生时小平安就有早发感染的情况,”山大二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林梅介绍,刚出生的小平安皮肤薄如蝉翼,浑身青紫,整个身体还没有成年人的手掌大,呼吸微弱,有轻度窒息。
“最紧要的是马上给予呼吸支持,并且应用促肺成熟药物,促进肺部进一步发育。”林梅说。
保温、复苏、转运、新生儿团队救治、专人护理……环环相扣。小平安在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支持下,利用转运暖箱,被送进了新生儿监护病房。
山大二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朱晓波说,超早早产儿很珍贵,是整个家庭的未来,需要更温柔的呵护。
即将出院的小平安已经白白胖胖了
顽强闯过呼吸关、喂奶关和感染关
皮肤没长好,没有血管,就用脐带建立静脉和动脉导管,一边源源不断的输液给予营养,一边持续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引起脑损伤;无法自主呼吸,就依靠呼吸机一次又一次完成吸气、呼气,不停歇地与这个世界交流……
孩子的一切总是牵动着父母的心。出院后,医院附近,一有奶水就用吸奶器吸,想尽办法增加母乳分泌量,“毕竟母乳对孩子更好一些,特别是我们孩子早产,对她来说,母乳会更好吸收。”
出生一周后,小平安终于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吃上了母乳。她的胃肠道还没有发育成熟,护士就一滴一滴地将母乳打进她的胃管,小心而谨慎,一天光喂奶就要进行6次,最初每次只能喂0.5毫升。
“小平安出生两周后,在药物帮忙下,我们终于拔掉了气管插管。”林梅告诉记者,从有创呼吸支持变成无创,对于小平安来说,是闯关路上意义非凡的一大步。
21天后,小平安第一次撤下了呼吸机。虽然她自主呼吸仍然略显费力,医护人员依然感到了莫大的鼓舞。
坚持了10天,为了呼吸,小平安似乎用尽了力气,只能再次上呼吸机。不断撤机、上机,大家惊喜地发现,撤机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小平安的力气一天天变大了。
住院天的时间里,小平安先后度过了两次感染、多次肺炎,因为早产视网膜病变,医生还为她进行了双眼玻璃体腔注药术。出院后每隔一段时间,医院复查眼睛。
医院的电话,医院的电话
每周一、三、五,是山大二院新生儿科固定和孩子父母沟通的时间。这也是小平安父母最期待的时候。每当此时,家人都会停止一切活动,专心听孩子长到多高啦,又长重了多少,这两天吃了多少奶、呼吸又怎么样……
跟随着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夫妻来时而咧嘴笑,时而皱眉愁,他们在脑海中一遍遍描绘着孩子的模样。
“只盼着每周一、三、五的电话。”陈女士说,医院的电话,医院别来电话。盼的是听到更多孩子的消息,怕的是听到孩子不好的消息。
幸运的是,天里,小平安的每一次危机都能化险为夷。
就这样,在医护人员的描述中,夫妻知道小平安是怎样顽强跨过“呼吸关”、“喂奶关”、“感染关”的。也是在医护人员的描述中,他们得知孩子撤掉了呼吸机,实现了自主吮吸,身体也在一天天变高、变胖,一天要吃12次奶,达到了足量喂养。
“这期间,一共见到过孩子一次。”陈女士说,小平安因为早产视网膜病变,医生还为她进行了双眼玻璃体腔注药术。因为眼科检查的仪器无法挪动,医生让抱着孩子去门诊检查眼睛。也就是那一次,是陈女士和小平安的第一次见面。
但时间太短了。母女俩还没好好感受彼此的气息,小平安就完成了检查,回到了病房。
出院:新世界的大门正缓缓打开
28日上午10点40分,小平安终于告别新生儿监护病房,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
为了迎接孩子回家,夫妻俩前一天直收拾到半夜十一二点,“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收拾妥当了,消了*,通了风,给孩子准备好了衣服。”第2天不到6点,夫妻俩已经起床准备。
“还是要先回在济南租的房子里,因为她的眼睛每医院复查,大概还得在济南等一两个月。”陈女士说,他俩在迎接孩子回家的前一晚都没有睡好,“激动,从没这么激动过。”
时隔天,小平安被护士抱了出来,陈女士终于可以和孩子在一起了。
襁褓中,小平安甜甜地睡着,睡梦中还不时咧嘴微笑。
看着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孩子,陈女士嘴中轻柔地对孩子说:“你好呀,小平安,我是妈妈。”一旁的仲先生赶忙满脸笑意地凑上来,“我是爸爸呀。”
“我们一起回家啦。”一家三口拥在一起,这一幕,让呵护了小平安天的医护人员也倍感欣慰。
天,漫长的等待。如今的小平安,纠正胎龄达到37+6周,体重克,各项身体指标发育达标。出院后,她还需在进食、室温、湿度等各方面注意。
但对于她来说,新世界的大门正缓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