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疗题材影片没有硝烟的战场抗疫
TUhjnbcbe - 2023/8/28 20:35:00

医疗题材可以说是全球性的热门题材,一直都比较受重视。医疗与人类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为创作者提供创作源泉和众多议题。国内外都有着许多不错的影视剧作品。进入新世纪,更是涌现出了众多优秀作品。它们都是从医疗及相关题材中汲取创作灵感,选择不同角度,不同的讲述方式,表现不同侧重的内容。例如剧集类的《实习医生格蕾》、《血疫》、《白色巨塔》、《五岛医生诊所》、《一级恐惧》、《急诊室医生》、《外科风云》、《妙手仁心》等等;电影中医疗及相关题材作品就更多了,《红胡子》、《亲爱的医生》、《人到中年》、《护士日记》、《传染病》、《流感》、《感染列岛》等等,举不胜举。

我们将按照不同的专题、分类,陆续给大家介绍一些医疗及相关题材的电影作品,很多作品我馆都有收藏哟。

■■■■■

在众多医疗类的作品中,医疗与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很重要的一类,暂且给这类影片起个名字为“传染病类”吧,并且这类影片中最容易出“大片”,不论是完全虚构的《生化危机》这样的作品,还是取材于现实的《传染病》之类。

笔者认为“医疗+疾病/传染病”不仅能够让观众接触到更多平时不太接触和了解到的医学知识,并且人类与疾病/传染病抗争的过程,非常容易为创作提供丰富的、有张力的戏剧性的情节和诸多矛盾,也能够让观众回忆起现实生活中由疾病带来的各种疾苦,从而赋予作品更加真实的体验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从中挖掘、提炼多种更深层次的内容,带来更多的启示。

目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在无数一线人员忘我的奋斗与付出下,全国疫情防控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但疫情在多国蔓延的局势仍令人担忧,防控不容松懈。

在这种特殊的时刻,我们先来盘点一下“抗疫”主题的作品,感恩无数一线工作者挡在病*与人民之间,为我们的健康筑起钢铁长城,也感恩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为前线医疗、人民生活提供各方保障。

接下来是几部“抗疫”相关的作品:

《大明劫》()

一人之病医者医,一朝之病谁人医

电影《大明劫》冯远征饰吴又可

影片的英文片名为FallofMing,意思就是明朝的陨落。影片没有聚焦重要的历史节点、战役,而是选取明朝灭亡前两年,通过两个人——一个被陷害坐牢多年、临危受命的忠将,医院中的不耻之人同流合污而离开做了多年四处云游的土郎中——借此一武一文的两人,串起两条线,通过二人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向人们展示了为将者与为医者思维、做派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通过二人的遭遇与见闻,以小见大,向观众反映导致大明王朝衰落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天灾”,即这场横行的瘟疫;更是“人祸”,即朝廷昏庸腐败,各方势力侵占屯田、中饱私囊,致民怨四起。人身病,人心也病;“瘟疫”不仅在民间,更在朝堂。

片中吴又可与其师药局赵提领对于瘟疫医治之法,也有各自的坚持,形成一对矛盾。对于这种之前未见过的瘟疫,赵提领思想封闭,主张遵从传承多年的古法;而吴又可思想解放,大胆假设,又经过细致观察与分析,提出全新的应对之法。二人在治疗方法的分歧,也向观众提出了一种思考,面对未知的疫病,是应该固守古法,还是应该大胆革新、寻求突破?面对已有的方法不奏效的困局,是否应该放弃,还是放手一搏?两种方法的结果随着影片的推进有了答案。

片中人物孙传庭与吴又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尤其是吴又可,在这次的主题中,不可不提。吴又可原名吴有性,字又可,是明末清初的传染病学家。崇祯年间全国瘟疫横行,十室九空,其惨状无可言喻,固守传统的医生都用伤寒法治疗,却未见成效。经此疫情,吴又可积累大量经验与资料,认为瘟疫根本不同于一般的外感伤寒,创瘟疫学说。他推究瘟疫传播方式,潜心研究,大胆试治,分析总结,撰写出了《温疫论》,并创方剂“达原饮”,造福后世。《温疫论》的问世奠定了传染病治疗与控制的中医理论基础,并且作为《伤寒论》的补充,至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方剂“达原饮”在年非典的治疗上力显奇功。

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全国笼罩瘟疫的恐怖阴影下。同时,明朝江山内忧外患,外有李自成攻打开封,内有全国瘟疫横行。崇祯皇帝万不得已将关在死牢内的孙传庭将*释放出来,带兵攻打李自成。可是全国瘟疫横行,身强力壮的士兵纷纷病倒,几天就不治身亡。

*营里面的运尸车一趟一趟的将将士们的尸体运走。江湖游医吴又可临危受命,大胆提出对《伤寒论》的质疑,提出自创一套的祛病方法,创立《温疫论》。大明江山的腐朽已到了不可医治的程度,即使有再好的将领,再医术高明的医生也无法挽回大明朝的去势!大明劫,劫数难逃!

《枯木逢春》()

中西结合“送瘟神”

电影《枯木逢春》剧照

本片属于十七年时期的影片,由著名导演郑君里执导,根据同名话剧改编,尤嘉、上官云珠等人主演。

我国江南地区一度血吸虫病肆虐,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人们与该病的斗争一直在进行。年6月,《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江西余江县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领导人闻讯后非常高兴,挥笔写下诗篇《送瘟神》。受此激发,剧作家王炼创作出话剧《枯木逢春》。电影大师郑君里观后也很激动,随后邀王炼将其改变成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

本片继《林则徐》之后,继续探索电影民族化问题。由于本片是现实题材,因此较《林则徐》更有难度,除了从我国传统诗歌、戏曲等方面汲取养分,还学习了传统画的表现方法。多次使用横移的镜头,将新旧社会不同的景色如拉开的长卷一般展示在观众眼前,并将领导人诗作《送瘟神》以声画结合的方式融入其中,更具感染力。

由于影片诞生的时期,也很明显的服务于当时的意识形态,无论台词、表演,还是片中人物、矛盾的设置,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但导演的精心创作,对于电影民族化的探索,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电影创作的尝试,还是受到好评。

片中人物方妈妈由上官云珠扮演,本月2日(即3月2日)正是上官云珠诞辰百年,也借此片略作纪念。

解放前,失去爹娘的苦妹子,做了方妈妈的童养媳,未婚夫冬哥和方妈妈待他很好。一家人为逃避血吸虫病离开家乡,苦妹子与家人失散,为生活所迫另嫁了丈夫,不料丈夫又死于血吸虫病,苦妹子也染上这种病。解放后冬哥成了拖拉机手,巧遇苦妹子,二人喜出望外。

然而,当苦妹子一想到自己已嫁过人,又患了血吸虫病,不觉又黯然神伤。但善良的冬哥却始终没有改变他的初衷,对她不幸的遭遇,更流露深切的同情。冬哥高兴地带苦妹子去见方妈妈,方妈妈终于见到了日盼夜望一直思念着的情同骨肉的苦妹子。十年离乱思念苦,一旦重逢,她情不自禁地从心窝里感受到团圆的欣慰。

当方妈妈知道苦妹子患了血吸虫病时,又感到万分的沮丧。苦妹子的病已经到了晚期难治的阶段,但是她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因此,她决心要活下去,恳求医生设法治好她的病。

这时,冬哥的助手黑牛突然受到血吸虫的感染,方妈妈担心冬哥也会受感染,硬要冬哥离开这里,冬哥不肯。方妈妈知道冬哥是为了苦妹子,便找苦妹子帮助。苦妹子答应了方妈妈的请求,就在冬哥来看她的时候拒绝了他的爱情,但冬哥明白这并不是苦妹子真心情愿的。

这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毛泽东主席亲自视察血吸虫灾区,组织全国各方面力量帮助血吸虫灾区解除疾病折磨。血防站采取标本兼治的防治措施,抢救血吸虫病患者的生命;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苦妹子脱离了险境,病情日见起色。不久,苦妹子完全恢复了健康。获得新的生命和幸福的苦妹子和冬哥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卡珊德拉大桥》()

电影《卡珊德拉大桥》剧照

影片诞生于冷战时期,上世纪80年在国内公映,由英国、意大利和当时的西德(联邦德国)合拍,由乔治·科斯马图斯执导,索菲娅·罗兰、理查德·哈里斯、马丁·辛等人主演。

影片在今天来看,故事内容并不复杂,但熟悉历史的观众一定能够看出其中微妙的内容。影片在当时是非常经典的“非好莱坞制作”,也算的上是传染病类灾难片的开山级作品了。只不过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若放在今天很多效果肯定会更加炫目,但在当时,也只能用模型和其他手段实现了(例如演员在火车上表演,以放映快速移动的画面为背景,实现火车在疾驰的效果)。

但好在影片的创意独特,将主要的核心内容设置在一列火车上,封闭的环境加上影片中的“*治阴谋”,升级了本就压抑窒息的气氛;剧情、节奏抓人心弦;人物众多,但设置各有特色,人们面对未知疾病的恐惧、甚至丧失理智,不同的人所表现出的不同反应也揭示了不同的人性,等等,都大大提升了影片的吸引力。影片独特的结构与构思也使其成为了一种经典模式,为此类影片的创作提供了一种范式,影响了之后的诸多作品。

两名国际恐怖分子闯进了日内瓦的国际卫生组织总部,欲实施恐怖袭击,受到了保安人员的阻击。在追捕过程中,警员不小心将实验室内的玻璃瓶打破,瓶内含有病*的液体溅到两人身上,两人都被致命病*所感染,一人当场被擒,不久腐烂而死;另一人逃窜到一列开往斯德哥尔摩的列车上。这种病*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40%的死亡率,不久整列火车上许多乘客都被传染。

有关当局为了控制局面,对列车进行严密监控,不许所有乘客下车、不许列车在任何车站停留,将所有车窗封闭。为了掩饰和消灭病*,最后国际警局意图牺牲掉车上的全部旅客、包括之后上车实施监控的士兵,将列车引向危桥的卡桑德拉大桥,年久失修的大桥根本无法承受列车的重量……

国际卫生实验室的一名医生发现高浓度氧气可能会杀死病*,车上的科学家也发现用氧气可以治愈被感染的人,可是当局仍然一意孤行任由列车驶向大桥。为了生存,列车上的乘客联合起来用武力反抗,和控制列车的武装人员展开了对列车的争夺权。在同火车上的*队进行过一番交火后,终于将火车分成两节,前面的一节火车在过桥时坠桥爆炸,后面的一节则成功停了下来,最终大多数旅客绝处逢生。

《惊心动魄》()

电影《惊心动魄》剧照

本片由王珈、沈东执导,是以年非典为题材的作品。也许是借鉴上述的作品,本片故事的地点也是在一列疾驰的列车上,通过不同角色不同的表现反映出不同的人性;通过人物心态的转变,再现了面对非典的来临,人们由惊慌无措到鼓起勇气战胜疾病的过程;体现了*人、医护人员、警察、铁路工作人员等众多人物在灾难面前恪尽职守的勇敢与无畏,紧张与温情交织。

年春,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肆虐全国,某市一名疑似病人突然失踪,为防止疫情扩散,省长指示一定要切断传染源。女*医杨萍临危受命,离开手术室正在抢救中的母亲,登上次列车,急赴救援工作。恰巧,那位失踪的疑似病人就在这班列车中。杨萍获知后挺身而出,在列车长和乘警长的全力帮助下,迅速展开了一场查找疑似病人的特殊战斗。很快,终于找到疑似病人并把他送下火车。

列车继续前进,危机似乎解除,但在杨萍未及喘息之际,却发现发烧病人迅速增多,疫情已经在车厢内蔓延,更为致命的是,乘客深陷恐慌之中,强烈要求下车。然而,为防止疫情向农村和山区扩散,省委和铁道部决定途中不再停车,医疗物资的匮乏、乘客的恐慌以及重症患者危在旦夕……为拯救整车乘客的生命,杨萍的昔日恋人,呼吸科专家梁文勇冒着生命危险,乘直升飞机空降到时速公里的列车上,与杨萍并肩战斗。

《乡医》()

疫情中的乡村战线

电影《乡医》海报

本片由杨亚洲执导,同样是一部以当年非典为题材的影片。与其他同类题材相比,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将视角放在疫情中心、以及一线的医护等工作人员身上,而是选取了疫区边缘的乡村,反映乡村的防疫工作。

本片包括主人公及其家人在内的诸多角色,每一个都不是高大全的设定,有私心,有算计,揣着各自心中的小九九儿,甚至起初还盘算着能趁闹疫情的时机小赚一笔。这样一群平凡、甚至在平时可能会有些许招人烦的人物,他们在疫情来临时有着种种不同的反应,从起初的自私、不配合、抱怨、推诿到后来的积极、主动、配合、尽责,尽管这样的转变并非即刻的,着实让主人公费了一番心思,但恰恰有着这样的过程,才让人物显得真实可信。

本片的主人公是最基层、最平凡的乡村医生,也是最基层的干部,有着心里的一番小想法,非常时期,他意外地当上了梦寐以求的乡卫生院院长,尽管是个代理的。起初他想尽快摘掉“代理”二字,积极努力,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但渐渐地,这个想法在他心中越来越淡,回归到本着最朴实的想法,以身作则,没有豪言壮语,带领乡卫生院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地干好工作,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不过是众多基层工作者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平静又平淡的离世,却带给人们无言的感动。

年过五十的陈善林为人热情爽朗,爱絮叨、爱吹唢呐、爱做媒,还爱管闲事,但就是这样一位平常得甚至有些渺小的人物,在非典袭来的时刻,临危授命,当上了乡卫生院的代理院长,曾经这正是陈善林梦寐以求的职位,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任却是他始料不及的。

为了显示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为了去掉“代理”二字、成为真正的院长,陈善林使尽了浑身解数。他把女儿为自家诊所储备的抗非典用品无偿地拿到了乡卫生院,供大家使用、他又说服了妻子拿出自家的积蓄给卫生院的大夫们发放了拖欠的工资……总之,他好像不知疲倦似地操持着乡里抗非典的所有大事小情。然而当非典渐渐远离、当村民们不再盲目恐惧、当被隔离的亲人重新团圆,陈善林却在极度的疲惫中告别了人世。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新中国电影艺术史(-)》孟犁野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2

*部分文字来自于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疗题材影片没有硝烟的战场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