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终盘点抗击疫情丨众志成城抗疫打赢人
TUhjnbcbe - 2025/4/8 19:0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4975793.html
                            

原创贾彦颖人民法治

危难面前,每一位中国人都在用行动书写使命和担当。

年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年,难忘首次听到新冠肺炎疫情时的焦虑心情,难忘居家办公的日子,更难忘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战“疫”英雄。

在此告别年之际,让我们再次致敬,那些在抗疫一线不惧风雨、英勇奋战、奉献坚守的英雄们!

致敬医务工作者白衣出征逆风行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

17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抗击非典前线作出这样的承诺。如今,岁月沧桑了他的白发,承诺却始终未变。

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72岁的张伯礼直奔武汉。他不惧危险,医院、社区,马不停蹄地会诊病患、调查疫情、调制处方……让世界看到了历久弥新的传统中医药在抗击重大疫情面前的特色优势。

有人说:“您年事已高,是不是可以不必到前线来?”

他断然拒绝:“不!疫情不严重,国家不会点我的名。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必须来,而且还要战斗好!”

由于多日劳累,张伯礼在武汉前线做了胆囊摘除手术。“肝胆相照,我把胆留这儿了。仗正在打,我不能躺下!”术后仅3天,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中西医结合救治是我们的亮点。”张伯礼提出,重症病房中西医联合查房,让中西医优势互补叠加。研究显示,在一项75例的重症患者临床对照试验中,中西药并用组和单纯西药组相比,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平均缩短3天。

4月16日,张伯礼离开了他苦战82天的武汉。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走进会场时,在场所有人为这位抗疫英雄鼓掌。在介绍医护人员英勇战疫的情况时,他洒下热泪。

“疫情来了,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必须要冲上前去。治疗、救人是职责所在,我只是干了我应该干的事。”张伯礼深情地说道。

一张折痕累累的疫情防控临时通行证上印着这样几个字:“车牌号:自行车”。它属于24岁的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女医生甘如意。

农历正月初七,由于担心单位抗疫人手不足,正在湖北荆州公安县斑竹垱镇老家探亲的甘如意决定返岗“上班”。母亲担心女儿:“这里距武汉近公里,封城了又没有车。怎么去呢?”

女儿的回答乐观而坚定:“不要紧,我骑车去!”

4天3夜的行程,甘如意顶风冒雨、奋力独行,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同事们身旁,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这样的选择,看似简单,却殊为不易——生命只有一次,肆虐的病毒不认人,还有什么是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

这样的选择,看似偶然,却十分必然——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医者仁心。

医院病区内,呼叫医务服务的铃声此起彼伏,一个身影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张定宇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手里接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脚下步子也不停,还不忘对身边人发出一个又一个清晰的指令。

谁又知道,张定宇本身就是一个渐冻症患者,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疫情赛跑。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张定宇更多时候留给别人的总是一个蹒跚而又忙碌的背影。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从年逾古稀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无数个义无反顾、坚定前行的白衣战士的背影。

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冲锋在前,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驰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全国抗疫一线。

他们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舍生忘死、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他们与病毒直面战斗,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付出巨大牺牲,多人确诊感染,几十人以身殉职。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了无畏。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会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

致敬科技工作者争分夺秒战病魔

战胜疫情离不开白衣天使们的付出,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病毒“摸底”、药物和疫苗研发、防控策略优化……在抗击疫情的另一条战线上,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也与病魔展开了一场赛跑。

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发了一条朋友圈:

“没有哪次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科研攻关像这次这么压力巨大!每天汇报进展,每个人工作进度以小时、分钟计。没有除夕、初一,没日没夜做实验。一帮年轻人连班倒,我心疼他们,也感谢他们!”

这是令人焦虑的一天。抗体筛选之前一直顺利,凌晨两点多团队还在讨论方案,以为能出好消息,没想到白费了一周工夫。

抗体治疗是将能清除病毒的抗体直接打入人体内,让人体被动免疫,这一方面可用于患者治疗,一方面也可用于健康人预防。但做抗体和做疫苗一样,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看着武汉的患者数量急速增长,心里着急,想赶紧做出来。”严景华的实验室大年初一以来就没停过。

失败、继续,再失败、再继续,经过几百个日夜的埋头苦干,严景华与微生物所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终于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他们研制的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试验已经获批。

苦心志,劳筋骨,却不退半步。“我们就是做传染病的,我们不能往后退。”严景华说得很干脆。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

疫情初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浩就开始不断地打电话给自己的医生朋友询问:“应对疫情,你们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

刘浩表示自己一直在研究医疗机器人,希望终有一天世界上再没有难做的手术。“也许因为研究这个方向,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在这次疫情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医生。”

此时,远在广州的钟南山团队提了一个具体需求:“我们需要一个能做咽拭子采样的机器人。”

临床一线的需求就是科技攻关的方向。刘浩把一个月当两个月用,高强度推进,把机器人做了出来。

“医院来调试?”有医生询问。

“有过犹豫,怕家里人担心。”但刘浩还是去了,“既然做了,就要让一线的医生用好”。

年2月24日,刘浩和同事从沈阳飞往广州,调试、磨合,一周后,临床试验显示,机器人咽拭子采样一次成功率大于95%,可以为更多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用科技充当防护服,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正是有着无数科技工作者争分夺秒的攻关,才让我们更有底气战胜疫情。

致敬公安干警挺身而出铸警魂

抗疫如战,岗位所在就是战场。疫情之下,全国公安干警冲锋在前,组成了一道道驱疫魔、护平安的“钢铁防线”,用生命守护着万家灯火。他们是“逆行者”——直面危险、挺身而出。他们也是“排头兵”——警灯闪亮、警徽庄严。

民警李景汉年的生日整整推后了两个月才过。

大年三十当晚,刚吃上年夜饭的他接到了取消休假、全员上岗的通知。同样在警务保障部门工作女儿李好好和在巡特警大队工作的女婿张申磊也同一时间接到通知,纷纷放下碗筷赶赴单位。

作为一个三警家庭,早已习惯了聚少离多,但不承想这一忙,就两个月几乎没见到彼此。

李景汉执勤的卡点在河南邓州、淅川两地交界的唐王桥,这里来往车辆较多,有的群众在明知不能通行的情况下,仍想冒险尝试。

遇到这种情况,李景汉总是不厌其烦地讲疫情的严重性,直到车主开车原路返回。由于身患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会随身携带十几种药物,赶在执勤前服下以缓解自己的病痛。

2月18日,是李景汉的生日,忙着执勤的老李只是和女儿简短的视频了几句,女儿含着泪说过后一定为爸爸补过一个生日。

去时风霜雨雪,归时春暖花开。两个多月后,李景汉终于迎来了迟到许久的生日宴,他说:“这些都不要紧,我们一家人的分离是为了更多家庭的团聚。”

有的英雄经历生离,有的英雄更残酷的要面对死别。

年3月4日,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24天的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沙井派出所所长刘稳,因劳累过度突发肺栓塞呼吸衰竭。3月9日,刘稳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43岁。

沙井派出所管辖34个小区,实有人口14万名,商贸发达、流动人员多,防疫任务十分繁重。

1月29日,辖区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尚在手术恢复期的刘稳主动请战执勤,协调后勤保障,帮助居民运送生活物资。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甚至在办公桌旁放了个雾化机,一边做雾化一边坚持工作。

“待在家里浑身不舒服,来所里就有精神了,想给大家鼓鼓劲……”3月3日,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24天、被下达强制休息令的刘稳又一次回到所里。可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刘稳最后一次来到岗位上,也是他和战友们的诀别。

刘稳因公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无数网友在线悼念英雄。一名居住在红谷滩的网友写道:“多想留住你,辖区更稳定。”

疫情防控期间,有60名公安民警和35名辅警,牺牲在抗击疫情和维护安全稳定第一线。

伤恸无尽,为民无悔。

作为疫情防控中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无数公安民警用行动生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致敬基层好干部坚守阵地挑重担

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深入细致开展疫情摸排,组织宣传防疫知识,竭尽全力保障群众生活。他们奋斗在复工复产一线、脱贫攻坚战场,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有这样一批基层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用辛勤的付出,帮助驱散人们心头的疫情阴霾,让打乱节奏的社会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年的2月期间,陕西榆林乡王村第一书记苏栋带着5名村“两委”干部在村口搭起了帐篷,他们吃在帐篷、工作在帐篷,夜晚苏栋干脆自己睡在帐篷。一顶小小的帐篷,成了抗击疫情的“最前哨”,而苏栋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帐篷书记”。

但苏栋的心思不在称呼上,他太忙了,睁开眼就要马不停蹄地排查疫情、消毒杀菌、安抚群众。帐篷没通自来水,用酒精喷一喷、抹一抹权当洗手洗脸,忙起来两顿饭并成一顿吃……

“这都不算啥,关键是心理压力太大。”苏栋说,2月2日,4名从武汉返回的村民成为全县最早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他主动给乡里、县里立下了阻断病毒传播的“军令状”,一根“弦”越绷越紧,生怕出一点岔子。

“苏书记你放宽心放手干,俺全村人都支持你、配合你!”可爱的村民们,纷纷发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终盘点抗击疫情丨众志成城抗疫打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