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会认为自己按照医生的预约
定期给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就万事大吉了
殊不知
保护视力还需要在生活中养成好的习惯
并且要在发现眼部异常时及时就医
本期
我们就来聊一聊家长平时居家
该如何做好孩子的眼保健工作
一
创造一个好的用眼环境
1.家长要有从小就给宝宝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理念。
2.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眠时应关灯。
3.保证宝宝充足睡眠和营养。
4.要多带儿童到户外玩耍。
二
养成好的用眼习惯预防早期近视
1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儿童应坚持户外运动,3~6岁儿童应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尽可能“目”浴阳光。能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和控制近视过早发生。2
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
??减少读书、画画、写字等近距离的用眼时间,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每次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二十分钟左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眼睛,可以远眺5~10分钟。??建议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避免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3
限制电子视屏产品使用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影响视力发育。建议婴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4
合理使用台灯
要选择有足够亮度、频谱宽而且没有频闪和炫光的台灯,使用时也要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三
积极预防儿童眼睛
意外伤害和传染性眼病
避免让幼儿玩铅笔等尖锐物,禁止手持尖锐物品奔跑打闹。
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等洗涤剂。
当化学试剂不慎进入眼睛要立即就地用清水彻底冲洗,医院就诊。
刮风天带儿童外出,要注意眼部遮挡以免进入异物。
发生异物进入眼睛时,要避免揉眼,要及时就医。
保持儿童眼部清洁卫生,教育和帮助儿童经常洗手,不揉眼睛。
不带患有传染性眼病的幼儿到人群聚集场所活动。
四
家长如何识别
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识别
儿童眼部疾病的危险信号
出现以下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眼红、持续流泪、分泌物多,可疑为结膜炎或新生儿泪囊炎。
?发现宝宝瞳孔区发白应当引起高度警示,提示可疑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底疾病,一定要尽早去眼科检查。
?不能追视、视物距离过近、眯眼、频繁揉眼、畏光或双眼大小明显不一致,提示可疑视力异常或眼病。
?眼位偏斜、总是歪头视物,提示可疑斜视。眼球震颤,即双眼球不自主的有节律的转动,提示可疑视力较差,应及早就诊。
文献参考:
1.《眼科学八年制教材第3版》
2.《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
《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
下期预告
本文素材由苏州市卫生监督所提供;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